欢迎来到全国食品安全发展促进中心

关注心房颤 预防脑卒中——青海省人民医院举办第十个中国房颤日健康宣教活动

时间:2022-06-16 来源: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中国房颤日

  2022/6/6

  

  

   2022年6月6日是第十个中国房颤日,青海省人民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举办了主题为“关注心房颤,预防脑卒中”的患者健康宣教活动。

  

   首先,由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李卫主任医师科普指出“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会造成心跳不规律,好发于中老年人和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房颤和很多心内科其他疾病一样,号称“隐形的杀手”!得了房颤以后,有人会心慌难受,也有部分患者完全没有症状。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没有症状,得了房颤也不用在意,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房颤可能导致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脑梗。因为在房颤发生时,心房跳动快速且不规律,失去正常的收缩功能,致使血液瘀滞心房,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随着血液循环流向脑部,堵住脑血管,从而导致缺血性脑卒中(俗称中风)。据统计我国的房颤患者总人数已达1000万以上,与没有房颤的人相比,房颤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要高6—17倍;几乎每6个中风患者中就有一个是由房颤引起的,而且与非房颤相关脑卒中相比,房颤引发的脑卒中更凶险,死亡率约为非房颤相关脑卒中的两倍,致残率也更高。目前认为引起房颤的因素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肥胖、年龄、吸烟、喝酒、长时间熬夜等。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魏晓娟副主任医师做了题为“正确认识隐形的杀手——心房颤动”的健康宣教,从房颤的定义、临床表现、易患人群、房颤的类型、房颤的危害、房颤的治疗及存在的误区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与患者进行了分享与互动。

  

   最后,由心血管内科一病区科主任苏晓灵主任医师作总结发言,并建议说:“部分患者得了房颤是没有症状的,那么我们如何得知自己是否患有房颤呢?我们平时可以自己多摸摸脉搏,观察是否整齐规律;或者可以借助心电监测的智能设备来识别无症状房颤,只要发现异常,无论有无症状都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对于房颤的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行心电图筛查以发现房颤,切勿等到发生了脑梗后才引起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刺激性的食物,不要熬夜,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在使用抗凝药物的病人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定期调整用药剂量及注意抗凝药物与某些食物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需注意的是,适量的运动可以锻炼心脏功能,但过度运动会导致经常性心脏疲劳,也会诱发房颤。

   此次健康宣教活动通过细致讲解、答疑解惑、发放房颤宣教手册等形式,使患者朋友对房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获得患者朋友的好评。


原文链接:https://wsjkw.qinghai.gov.cn/ztbd/qswsjszxfcl/2022/06/08/165465626237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